【急救科普】被蛇咬了怎么办?抓住院前急救“黄金时间”!

【急救科普】被蛇咬了怎么办?抓住院前急救“黄金时间”!

夏季植被茂密,山林草丛间的蛇类活动频繁,意外遭遇蛇咬伤的风险显著升高。不同于普通外伤,蛇毒可迅速侵袭神经、血液或肌肉系统,短短数十分钟内即可引发呼吸困难、休克甚至多器官衰竭。时间就是生命,院前急救环节的迅速与正确处置,往往直接决定着伤者的生死与康复程度。

一、快速识别,保持冷静

遭遇蛇咬,第一步并非慌张逃离。首先尽可能记住蛇的外观特征(颜色、花纹、头部形状等),这能为后续治疗提供关键信息。若无生命危险,可尝试在安全距离拍摄蛇的照片。但切勿冒险捕捉或挑衅,避免二次伤害。

二、立即行动:院前急救“黄金时间”

01

脱离险境,保持静止:

迅速离开蛇的攻击范围后,立刻让伤者坐下或躺下,保持伤口低于心脏水平。最大程度限制肢体活动,包括走动、奔跑或自行下山。任何肌肉收缩都会加速毒素随血液循环扩散。

02

呼救求援,协助处理:

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清晰说明情况(蛇咬伤、地点、伤者状态),请求专业医疗救援。若在偏远地区,同时设法联系其他人员协助。

03

去除束缚,宽松处理:

快速摘除伤口附近的手表、手镯、戒指或过紧的衣物鞋袜,避免后续肿胀导致局部缺血坏死。

04

压力固定包扎法:

※使用宽绷带(弹性绷带最佳)或布条,从咬伤处的近心端(靠近身体一侧)开始,向心脏方向包扎。

※压力是关键:包扎需达到紧而不勒的程度,绷带下应能勉强插入一根手指。其原理是减缓淋巴液回流(毒素主要经淋巴系统扩散),而非完全阻断动脉血流。(注意:主要适用于神经毒类蛇咬伤)

※包扎范围:应覆盖整个被咬肢体(如从脚趾包扎到大腿根部)。

※务必用夹板、树枝等固定患肢关节,进一步限制活动。

05

保持镇静,观察等待:

安抚伤者情绪,避免恐慌加速心跳。密切观察伤者意识、呼吸、脉搏及伤口变化(肿胀、疼痛、出血、瘀斑等)。禁止进食饮水,以防麻醉或手术需要。

三、绝对禁忌:“五不要”

01

不要切开创口:

盲目切割不仅加重创伤、增加感染风险,更可能损伤重要血管神经。

02

不要用嘴吸吮:

口腔黏膜破损或龋齿可能使施救者中毒,且吸出毒液量微乎其微。

03

不要冰敷或火烧:

冰敷可致局部组织坏死;火烧加剧损伤,均无科学依据。

04

不要饮酒或咖啡因饮料:

加速血液循环,促进毒素扩散。

05

不要迷信草药或民间偏方外敷:

无效且延误救治,增加感染风险。

四、安全转运,持续救治

尽快将伤者送往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(尽量提前联系确认)。转运途中保持伤者制动、伤口低位,持续观察生命体征。尽早使用正确的抗蛇毒血清是唯一特效解毒方法,务必告知医生所见的蛇类特征或照片。

五、预防为先

※ 户外活动穿长裤、高帮鞋,避免在草丛、石堆中赤脚或穿凉鞋。

※持棍“打草惊蛇”,夜间行走使用照明。

※ 避免徒手翻动石块、枯木。

※ 野外扎营选择开阔干燥地,帐篷拉好拉链。

蛇咬伤虽凶险,但掌握科学的院前急救知识,就能在死神手中夺回生机。记住核心要点:冷静、制动、加压包扎、速送医、避误区。每一次正确急救,都是生命延续的希望。

关键急救步骤速记口诀:

一离二静三呼救,

四松五压六固定。

禁切禁吸禁冰火,

忌饮忌敷速送医。

延伸阅读:

原标题:《【急救科普】被蛇咬了怎么办?抓住院前急救“黄金时间”!》

阅读原文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