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为何能被称“圣祖”?雍正:朕也没办法,盯着皇位的人太多了

康熙为何能被称“圣祖”?雍正:朕也没办法,盯着皇位的人太多了

在丧事期间,反对派或暗中嘲笑,或趁机挑起事端,企图给雍正帝栽上“不孝”的罪名。比如,八皇子允禩曾建议减少二万名夫役来节省费用,声称这样可以节俭,但雍正帝知道,这其中隐藏着恶意,旨在陷害自己。于是,雍正帝坚持按照传统的标准,未对丧事的规格作任何妥协,这一决定有效地稳定了朝堂局势。

康熙帝去世的那一晚,雍正帝“恸哭扑地,良久乃起”,亲自为康熙帝更衣。接着,他以皇帝身份下令让各个皇子和宫臣担任不同的守卫和护送任务,确保康熙帝的遗体从畅春园顺利送回宫中。第二天,雍正帝在乾清宫为康熙帝举行了盛大的大殓礼,期间他特意亲自带领大臣们前往瞻仰康熙帝遗容,做出了极为悲痛的姿态。

康熙帝的遗体在乾清宫停放了二十天,期间,雍正帝还发布了一系列的上谕,宣布自己不住宫殿、不得喝茶、不能坐正位,并表示要打破旧制,改为穿孝一百天。尽管朝廷大臣为此提出恢复原有的二十七天服丧期,但雍正帝还是顺从了他们的意见,最终服丧期维持在了传统的二十七天。

最引人注目的是,雍正帝在决定康熙帝庙号时,特意借机表现自己的孝心。他下诏说道:“我皇考大行皇帝缵继大统,旧典本应称宗,但经云:祖有功而宗有德。我皇考论继统则为守成,论勋业实为开创。”于是,康熙帝的庙号被定为“圣祖”,一个既不符合传统又过于夸大的称号。

做出这一决定后,雍正帝深感自己必须为此辩解,他以血圈“圣祖”二字,表示自己已尽最大哀悼,并声明:“朕非于此自谓尽孝,亦非博尽孝之名也。”他称天降雪白、群鸦哀鸣,表示自己在做孝道时的情感是真挚的。

康熙帝的梓宫从乾清宫迁至景山寿皇殿后,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奉移礼,仪式中烧纸钱、设祭品等各项细节都彰显出其豪华程度。随着康熙帝的梓宫逐步移送至景陵,雍正帝亲自护送,并改变了传统的火葬,决定将康熙帝葬入土中,这使得康熙帝成为清朝第一个土葬的皇帝。

从京城到景陵的路途漫长,沿途设立了多个停宿地,雍正帝和一众大臣、皇太后等人,带着康熙帝的梓宫行进,每到一地就举行祭奠礼。康熙帝的梓宫由7960人组成的队伍小心翼翼地抬送,最终在景陵安葬。

在处理完康熙帝的丧事后,雍正帝同样为他的母亲乌雅氏举行了盛大的丧礼。雍正帝对母亲的丧事处理得非常郑重,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尽孝,更在于借此机会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,以打消政敌的怀疑与谣言。

通过如此隆重的丧事,雍正帝不仅巩固了自身的皇权,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清朝三位皇帝庙号都带“祖”的独特历史现象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