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金盛世|全球黄金储量2.5万吨,为什么挖金矿如此艰难呢?

国金盛世|全球黄金储量2.5万吨,为什么挖金矿如此艰难呢?

在人类缺乏先进技术和大型设备的时代,最早被开采利用的黄金通常是暴露于地表的沙金,即如沙子般细微的黄金。沙金矿床分布较浅,容易被天然江河冲刷,从而使细微如沙的金矿石流入河道,冲向下游被人们打捞起来。这也是“淘金”一词最早的来源。

不过,能够淘金的地区,必须具备3大要素:首先,要具备沙金矿藏;其次,当地还需有河流作为输送渠道;最后,金矿下游的地貌特点需要满足淘金要求,如地势相对平坦、水流速度较慢、河道深度较浅等。我国长江、黄河等大型水系中虽然也有沙金分布,但由于河床深,沙金颗粒细、品位低,因此江河中的沙金很难被打捞起来。

深埋于地下的岩金开采起来则更加困难。在开采前,要找到金矿准确的位置,这就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工作。

“矿产资源勘查是一个高风险行为,其特点是投资大、周期长、风险高、难度大。”山东黄金地勘集团总经理李文介绍,要发现一个金矿,需经过普查、探索、钻探、详查、勘探等多个阶段。以我国最大的金矿床——西岭金矿为例,其从普查到勘探历时23年。

大型金矿通常位于地下百米到千米不等。“找矿就像钓鱼,矿带是鱼群。我们在岸上并不知道鱼群的位置,只能一个钻孔一个钻孔试。直到钓到了第一条鱼,我们才有办法确定鱼群的准确位置。”李文说。而每打一个孔,勘探成本都将显著增加。

找到金矿只是第一步,选择适当的开采方式同样重要。

对于分布在地表下较浅位置的金矿,可以选择露天开采的方式。借助高效的爆破技术、大型挖掘机和矿用卡车等,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剥离覆盖层直接开采矿体。若要挖掘埋藏位置较深的矿藏,则需采用地下开采技术,常用的方法有空场法、充填法等。

除了技术挑战,环保和社会因素也对黄金开采造成了影响。黄金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污水对环境造成了污染,威胁到周边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。此外,一些开采地区的社会问题也引发了关注,例如土地权益和劳工权益等。

然而,尽管面临着挑战,黄金矿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,开采成本将逐渐降低,开发效率也将提高。同时,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,推动了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黄金开采方法的研发和应用。因此,黄金资源的利用前景仍然广阔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